正文

肝移植手术

发布时间:2014年6月16日 
 

肝移植手术

在河南,郑州大学一附院做肝移植手术技术力量最强、科研力量最雄厚,该院副院长、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、著名消化器官移植专家张水军教授说——

  2014年3月23日,河南省科技厅下发文件,正式批准郑州大学一附院组建“河南省消化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”。郑州大学一附院副院长、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,著名消化器官移植专家张水军教授说,消化器官移植包括肝移植、胰腺移植、小肠移植等,实验室的成功组建将使我省消化器官移植工作迈上新台阶,不仅有利于我省消化器官移植工作的开展,对于我省患有消化疾病,特别是需要做消化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,更是一个利好消息。

  目前,消化器官移植中,以肝移植手术最多,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,发展到晚期危及生命时,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,切除已经失去功能的病肝,把一个有生命活力的健康肝脏植入人体内,挽救患者的生命,这种方法就是肝脏移植,俗称“换肝”。

  郑州大学一附院的消化器官移植团队,于1994年开始进行肝移植动物实验研究,在连续进行70余例犬肝移植的基础上,1997年成功进行了郑州大学首例临床肝移植手术。近年来,该团队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及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,连续成功实施100余例肝移植,手术成功率100%,病人均健康存活。张水军教授说,在郑大一附院,肝移植手术已经成为肝胆胰外科的常规手术。

  其他消化器官的移植,郑大一附院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晚期合并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方法,1998年,在完成胰肾联合移植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,成功实施了河南省首例临床胰肾联合移植,至今已成功完成3例胰肾联合移植,生存期最长一例患者健康生存3.5年,移植的胰腺及肾脏功能均良好。

  2007年,器官移植准入制度实施后,郑州大学一附院成为河南省第一家获得批准进行肝移植的医疗机构。2008年,该院肝移植团队被河南省科技厅评为“河南省肝胆胰外科与消化器官移植创新型科技团队”。2009年,经河南省卫生厅等有关部门批准,“河南省肝移植中心”、“河南省高等学校肝胆胰外科与消化器官移植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”、“郑州市肝胆胰疾病与器官移植医学重点实验室”相继落户该院。

  做肝移植手术 拼的是团队整体实力

  不少人认为,肝移植手术是外科医生的事儿。其实,肝移植手术效果好坏,与十几个科室有关,拼的是团队整体实力。医疗界有一个共识,肝脏移植能够反映一个地区、一个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,如果这家医院的肝脏移植做得很好,或者长期生存率高,手术并发症低,就说明这家医院的综合实力强。

  张水军教授说,当然,外科医生很重要,但不是外科医生一家就能做好,手术当中如果麻醉科医生水平不高,掌握不了精准的麻醉剂量,手术过程中也会出问题。另外,放射科、检验科、超声科、心内科、消化科的医生,在肝移植过程中,作用也非常关键。

  郑州大学一附院肝移植团队技术力量雄厚,设备先进,人员结构合理,有多位优秀的中青年导师和满足各种科研要求的实验设备、技术和环境,综合实力目前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。肝移植团队现有人员21人,其中教授7人,副教授9人,具有博士学位者19人。2006年以来共引进博士生6人,送国外进修学习交流8人,国内进修16人次,晋升正高级职称3人,晋升副高级职称9人。自2004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来,本着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原则,每年度培养硕士生6~10人,博士生1~2人,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,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素质,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。2006年以来,已培养出博士8名,硕士68名,目前在读博士5名,硕士18名。

  目前,临床研究基地包括面积3600平方米、拥有床位100张的两个病区,面积约100平方米的胆镜室,面积约50平方米的肝功能储备分析室,面积约40平方米的高强度超声肿瘤治疗室及面积约80平方米的移植专用层流手术室两间,仪器设备包括有冷循环射频消融仪、超声刀、微波刀、数字减影仪、术中B超、显微手术镜、胆道镜、SCT、MRI、生命监护仪、血气分析仪等大型设备。

  医院的基础研究实验室面积约2500平方米,拥有全套细胞培养设施、荧光倒置显微镜、高速冷冻离心机、超低温冰箱、三气培养箱、超纯水系统、制冰机、凝胶成像分析系统、超微量电子天平、分子杂交箱和恒温水浴摇床等主要仪器设备,可进行核酸提取、电泳、分子杂交、基因扩增、基因转导、质粒扩增等分子生物学实验,各类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细胞学实验。逐步筹建了研究必需的各相关实验室和分析仪器室,拥有多种医疗、教学及科研仪器设备,能够反映当前器官移植领域内细胞生物学、分子生物学、蛋白质组学以及免疫病理学等相关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。

  良好的科研队伍和实验条件,为建设河南省消化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在郑大一附院 肝移植是肝胆胰外科的常规手术

  西医源于西方,但我国的很多医疗技术并不比它们差,肝移植领域也是如此,中国的患者多,专家的动手机会就多,而手术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,不像其他学科,读书读得多,理论知识扎实就行了。外科系统的医生就像木匠行业的师傅带徒弟一样,大学生毕业后到临床实习,实习后才能做外科大夫,外科医生从小手术、中手术、大手术,一步步培养起来。中国的医生手术量很大,所以中国的临床能力不比国外差,甚至我国的肝移植水平几乎和欧美国家同步,而郑大一附院的肝脏移植手术早在1997年就在临床应用,起步早,基础好,与全国的手术效果相比处于前列。

  肝脏血液丰富,血管多,功能也多,既有消化作用,又有分泌功能,与只有排泄功能的肾脏相比,移植难度要大些。即使如此,肝移植手术,经过张水军带领的肝移植团队的努力奋斗,在郑大一附院已经是普外科的常规手术,手术成功率100%。

  肝癌患者做移植 照样可以达到5年生存率

  我国的肝癌患者多,对于肝癌患者,是否适合做肝移植手术呢?张水军教授说,肝癌患者,最好的手术适应证是晚期肝硬化合并的小肝癌,如果严格把握适应证,很多患者都能达到5年生存率。据国内外统计,5年生存率超过70%。医学上的5年生存率,不是活到5年就完了,而是活过5年,活到10年、20年甚至更长时间。

  对于患者来说,不仅要活着,还要有质量地活着。肝移植的神奇之处在于,术后经过一段时间(1~3个月)的恢复,患者就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,可以担负一般的体力及脑力劳动,也可参加体育运动。郑大一附院的一名肝移植患者,术后还生了孩子。这些充分说明,肝移植术后,患者完全可以恢复正常人的状态。

  在我国,肝癌患者做肝移植手术的适应证被适当放宽,因为我们国家的肝癌患者,一发现,多数处于中晚期,肿瘤超过了3厘米甚至到了9厘米,如果此时癌细胞没有转移,做肝移植的效果也不错。

  肝移植手术

  才是肝病治疗的最后一站

  对于一个终末期肝病的病人,比如说反复出现腹水、消化道大出血、肝昏迷,这种情况一定要通过肝脏移植来解决,如果不做,死亡率很高。肝病患者内心一定要有根弦,在其他治疗方法对肝病没有效果或者患者生命因肝病受到威胁时,一定要想到肝移植。

  做过器官移植者,一定要重视检查,稍有感冒发烧,就要找大夫,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。肝移植术后不要喝酒,尽量不要生吃东西,以防拉肚子,因为一旦拉肚子,就会影响体内药物的浓度,影响抗排斥效果。

  相关链接

  ●哪些疾病需要肝脏移植

  (1)慢性实质性肝病:如(肝炎后、酒精性、血吸虫性等)肝硬化、血色素沉积症等。

  (2)胆汁淤积性疾病: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、胆管闭锁、肝囊性纤维化等。

  (3)肝脏肿瘤:原发性肝癌、巨大肝血管瘤等肝脏良、恶性肿瘤等。

  (4)急性肝功能衰竭:感染性疾病、药物、毒物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引起的暴发性肝功能衰竭。

  (5)其他疾病:先天性遗传代谢异常、自身免疫性肝损伤、多囊肝病、肝外伤等。

  ●乙型肝炎患者何时需要肝移植

  肝炎病人出现下面三种情况时应考虑肝脏移植:

  (1)乙型肝炎发展为晚期肝硬化,出现下述一种或多种并发症,如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、顽固性腹水、肝肾综合征、肝昏迷等。

  (2)急、慢性重症肝炎,尤其是慢性重症肝炎。

  (3)与肝炎相关的肝癌患者:肿瘤直径小于5cm的小肝癌患者,肝脏移植5年以上的存活率可以在80%以上。

  ●肝移植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

  (1)病人患有不可逆的肝脏病变。

  (2)内科及外科常规治疗方法均不能治愈。

  (3)短期内(6~12个月)患者不可避免地出现死亡。

  (4)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治疗。

  ●肝移植术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

  (1)服用预防排斥反应的药物。

  (2)患者定期检查肝功、B超及药物浓度等,在医生的指导下,调整药物用量。

  (3)术前有活动性肝炎的病人,使用预防肝炎复发的药物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